上一次囫囵吞枣般看了一遍,只大概知道有5个层,一年后重读,感觉跟小菜鸟的时候就不一样了。百来页的书比起内外而言少多了,很快就看完了。
看到前言关于的用户体验的描述及事例,感觉所谓用户体验,就是使用户在使用某一产品(功能)时,能在各种情况下,快捷、准确地达到预期目标。为什么用户想要用某一个产品,关键在于提高效率,并能够减少犯错的几率。
而对于产品设计人员而言,如何把一个产品做成符合用户体验的产品,就是这本书所教给我们的5个层次的划分,从抽象到具体依次为战略层、范围层、结构层、框架层、表现层,见附图:
1、战略层
这是个目标级别的层次,决定了产品的目的及用户群,一个成果的产品,既要符合用户期望,也要符合公司目标,一个关键词是clear-目标清晰,并且将之贯彻与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中。
2、范围层
功能级别,根据产品战略,圈定产品该有和不该有的功能,并给定具体规格,这里强调了文档的重要性,最近我们组同样在强调文档的重要性,一是避免遗忘,二是避免重复,三是协作需要。在这个层级确定内容需求,并确定产品功能规格。
3、结构层
页间级别,主攻信息架构及交互,延伸出错误处理及命名规范等。此时需要注意页面流程,并制定出页面结构图。
4、框架层
页面级别,基本是原型阶段,包括界面设计、导航设计、信息设计,设计的目的是减少用户学习成本,并恰当应用各种互联网元素。
5、表现层
块级,页面的最细化阶段,也就是视觉设计,保障用户的流畅使用,用户界面清晰,该分明的分明,引导用户进行操作,并保持页面一致性。
总结,五层划分是以流程化的步骤来保障产品的规范化设计,避免遗漏与歧途,避免个人倾向,并利用流程减少各个环节所可能遇到的无谓干扰。